新闻资料

阳极氧化处理对阳极氧化膜缺陷的影响

发布时间:2020-12-29 10:34:31 发布人:

缺陷

    特  征

    成  因

    对  策

白斑(白

灰)

表面有点状或水星状的白色

花样,而阳极氧化膜并未

剥落

合金中夹杂金属间化合物或其

他异物,使阳极氧化膜产生不

连续的位置

改善熔铸和挤压,防止卷入异

物;铝棒进行均匀化处理等

彩虹色

阳极氧化膜出现彩虹色

阳极氧化处理失误;如大气曝

露后出现彩虹则表面有封孔灰

全面检查阳极氧化的工艺和

设备

点腐蚀

阳极氧化膜上细微麻点,一

般样品边缘处更明显

阳极氧化槽液氯化物含量高

检查水质(槽液中去除氯离子

非常困难)

粉化(氧

化灰)

阳极氧化膜局部发生的白

灰;湿布可以擦去,干燥后又

可能再出现

阳极氧化局部过热

槽液温度高;空气搅拌不充分;

局部挂料太密

黑斑

阳极氧化后在挤压方向上大

致等距离出现的黑、白或灰

色斑

挤压冷却时析出Mg2 Si相,使

阳极氧化膜的结构紊乱

加大挤压冷却风量;减小挤压

型材接触物的热导率

焊合线

明显

中空型材在碱洗和氧化后出

现发暗的线或带,偶尔在半

中空挤压型材发生

模具进口处金属的挤压力不够

改进模具设计;加大挤压比

亮度下降

阳极氧化膜的亮度明显下降

并且感觉失光发暗

氧化温度低或电流密度大;氧

化槽液重金属离子高;阳极氧

化膜比较厚

严格控制硫酸品质,如铁含量

不宜过高;核对氧化膜厚度

铝盐沉淀

阳极氧化膜表面不均匀的白

色沉淀物

硫酸氧化槽液中铝离子高,铝

盐饱和而沉淀析出

控制铝离子含量更好低于20

g/L

膜剥离

阳极氧化膜脱落

阳极氧化过程中曾发生突然

中止

检查氧化程序,排除故障

膜泛黄

阳极氧化膜带黄色

槽液或合金中铁/硅等杂质掺

入氧化膜中;阳极氧化温度低

或电流密度高

降低槽液和合金的铁、硅含量;

核对阳极氧化工艺条件

膜厚不均

同一根料的膜厚或同一挂料

上下的膜厚不同

挂料工件过于密集;阴阳极的

面积比不当;槽液上下温差

太大

调整挂料之间、阴/阳极之间的

距离;合理布置阴极;加大槽液

的循环量

膜厚不足

未得到预计的膜厚

挂料面积计算有误;电接触不

良;恒电压阳极氧化

改为恒电流阳极氧化;核对挂

料面积;检查电接触

膜硬度下

降(软膜)

阳极氧化膜的硬度或耐磨性

下降,硬质阳极氧化更为

多见

槽液温度或硫酸浓度偏高;槽

液的循环或搅拌不够

降低槽温和加强搅拌

膜烧损

阳极氧化膜局部灾难性的浸

蚀,或伴有金属溶解

阳极氧化时局部过热,尤其多

见于高钢铝合金的金属间化合

物大块析出的位置

维持良好搅拌;保持槽液温度;

控制电流上升速度,或采用脉

冲阳极氧化

氧化膜

疏松

膜的致密性差,疏松容易

擦坏

阳极氧化温度高;电流密度大:

氧化时间长

检查工艺参数并照章改正

指纹腐蚀

痕(指痕)

手指接触后留下的指纹腐蚀

痕迹

手指汗迹的氯化物引起

操作人员不能赤手接触工件